厚植创新“核爆”土壤,优化提升孵化格局,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2023浦东创新创业大会举行。
大会举行了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颁证以及浦东新区年度绩效评估优秀载体和孵化企业颁奖、新一批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授牌等仪式。有关负责人重点展示了浦东创新孵化建设成果,集中发布了浦东国资公司与镇创新载体空间规划与新建项目。
图说:2023浦东创新创业大会举行。主办方供图
5家上海高质量孵化器颁证
2023年,在《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的部署引领下,浦东创新孵化建设拉开全面提质升级的序幕。经市区联动布局遴选,目前已有7家高质量孵化器启动建设。仪式上,位于浦东新区的5家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的孵化器获颁证,分别是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莘泽智星港、中科创星(上海)、璞跃中国和XNode创极无限,充分彰显了浦东新区的高地效应。
“我们要打造高质量孵化器,关键是推动从传统制造业中心等转为创新中心。目前定位在对标硬科技国际化、全要素深度的孵化深度服务。”ATLATL飞镖创新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正围绕生物医药领域,通过实施前沿科技创新项目培育行动计划等,打造基于多组学研究、类器官(芯片)研究和合成生物学等创新平台的“前沿技术转化与培育中心”。“尤其是在最前沿的生命科学领域,布局功能性的研发平台,结合着创新资本去孵化最前沿,甚至是颠覆性的创新。要打造全球一流的孵化机制,将逐步弱化空间的概念,更强调是过程创新和深度服务,以及它的链接功能,即国内原创资源、创新企业和国际创新的链接。”
据悉,首批高质量孵化器将作为浦东新区“高峰”载体,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载体升级发展成为“硬科技、强服务、广资源”的“高原”孵化器,助力浦东加快打造形成创新资源丰沛、创新生态体系完善的“科创核爆点”。
创新载体助力浦东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介绍,浦东新区持续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孵化载体逐年壮大,在孵企业数量攀升,加速集聚,发展迅速,展现出科创新势能。截至目前,浦东聚焦三大先导、六大硬核产业及未来产业的布局,建有194家创新型孵化器,7家科技企业加速器,75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浦东创新孵化载体已然成为创新成果转化的强阵地、创新企业的先锋营、未来产业的桥头堡。
本次大会上,“年度绩效评估十佳孵化载体”“年度最具投资价值十佳孵化企业”奖项揭晓,为“双创”行业树立了新标杆。浦东6家国资公司及曹路镇,全面展示了区域孵化发展格局,并集中发布一批新建项目。
其中,陆家嘴集团发布腾讯?陆家嘴AI创新平台、新致云绿色数字创新中心、德一?智享云AI中心、江程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投资大厦创新空间、川沙企业中心创客空间等项目。金桥集团发布源创派未来车产业孵化基地、源创派智立方产业孵化基地、源创派人工智能(AI)产业孵化基地、源创派智联驿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张江集团发布上海创药孵化器、合成生物学平台、上海创星之光创业孵化器、11个特色产业园区孵化载体等项目。金桥股份发布金桥创新坊?金领之都、金桥未来车科技创业基地、金桥新材料数字化研发产业基地等项目。
外高桥集团发布U-Lab生物医药精装实验室一期(孵化器)、U-Lab生物医药精装实验室二期(加速器)、外高桥?复旦科技园创新中心等项目;张江高科发布895集成电路装备孵化器、895集成电路材料孵化器、895汽车芯片孵化器等项目。
未来,浦东将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全方位构筑多元创新孵化矩阵,为浦东创新孵化体系建设贡献“国资力量”,推动各镇立足区域优势及战略规划,加快统筹空间资源配置、强化孵化功能融合,共同营造科创产业生态,提升创新服务效能,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展最强“朋友圈”
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GOI)是浦东推动大企业携手创新企业共同成长的有力机制。GOI推出两年多来得到了大企业的热烈响应,已有75家各领域头部企业加入,最强“朋友圈”赋能超过3000家伙伴企业。
大会上,2023年度第二批GOI集中授牌,中化新材料开放创新中心、上海医药开放创新中心、思拓凡中国科创中心、美的工业技术开放创新中心、仲量联行未来城市开放创新中心、SAP中国研究院开放创新中心、上汽通用汽车新动能金桥开放创新中心、药明康德新药研发开放创新中心等15家加入GOI大家庭。